余杭服装企业不甘于落后 再一次起航
信息来源:china1f.com 时间: 2011-12-23 浏览次数:620
一说起杭州的服装产业,大家必是笑意盈盈的啧啧称赞。然而,有一批人既不高兴也不生气,但会掺杂着少许不易觉察出的失落,淡淡地说道:“历史上,其实是先有余杭,后有杭州的。”
同在余杭,家纺和服装的鲜明差距
余杭,杭州八城区之一,素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之间,有我余杭”之称。亘古开天的良渚文化、源远流长的运河文化、蛮声海外的禅茶文化,将余杭古老的文明告诉了世界。余杭纺织业历史久远,闻名于世的莫过丝绸。
自改革开放以来,服装企业是余杭率先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之一,服装业更是改革开放以来最早带领老百姓致富的主要产业,在外贸出口方面为后起的其他行业做出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余杭闻名全国的家纺产业其实是后起的产业之一。如今在政府的不断支持下,家纺企业纷纷积极参加各种展会,主动走出去,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差距,不断从设备、技术上进行加强,家纺逐渐找到了自己的方向。经过近15年的发展,家纺产业已成为今日余杭一张响亮的“名片”。
2002年余杭区被授予“中国布艺名城”称号,家纺产品涵盖窗帘、沙发布艺、床上用品、花式纱线等,全区共有规模以上家纺企业328家,成功注册“余杭家纺”集体商标,“奥坦斯”、“众望”、“中亚”、“柯力达”等企业已迈入亿元大军之中。
而这些年里,余杭的服装产业发展如何呢?
余杭区服装行业协会会长、杭州杰丰服装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礼根介绍说,余杭区规模以上服装企业如今仅有83家,工业产业产值近90亿元,虽然数额上与家纺差距不大,但家纺在当地被称为是富民工程,而服装90%以上是出口,过多的依赖于劳动力资源,财富创造上落后于家纺。同时,面对原材料、劳动力成本的不断增长,企业利润空间不断萎缩,外贸服装企业的未来之路受到挑战。
“现在比2008年还难做,别看现在订单没有减少,但各种成本的增加,企业的利润流失很大,眼下已逼近盈亏临界点。”高礼根说。
同时介于内销市场的不断扩大,一些外贸服装企业开始主动尝试走品牌之路。然而,企业纷纷感叹,从外贸转做品牌——难。
杰丰去年开始做内销,今年9月份开出了第一家店,设计研发、营销、装修、广告、营业员的工资等多项支出,使公司一年里投入了上千万元,但无论如何还是要咬牙坚持几年。
大量的投资,使企业希望客户能够及时结款,这样才有足够的流动资金。与外贸付款方式不同,做内销要求客户先交付30%的订金,产品生产出来后再交一部分货款,而最后的10%~20%可以在出货后45天内付清。某羊毛衫厂负责人对此颇为无奈:“我们最近有个客户定了30万元的货,付了30%的订金以后,拿了部分货却资金链断裂,我们只好把这部分库存压着,但是资金不能回笼,我们也没办法再接大单。”
浙江同泰制衣有限公司做了十多年的外贸生意,迫于当前的外贸形势,也不得不转型做品牌。董事长童晓鸣介绍说,从去年年底公司开始转内销:“外贸的经验只是让我们学到了服装品牌运作知识的1/3,还有2/3要自己从头开始学。外贸加工转做品牌相当于二次创业。”
的确,做外贸,企业往往重点关注生产环节即可,而转型成为一个品牌进入国内市场,则涉及到设计、生产和销售整个产业链。环节越多,品牌运营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就会越复杂。
余杭服企,不甘于落后
服装,曾经让余杭成为模范,如今却让企业陷入了生存的窘境。“放弃还是加快转型?”当地政府的相关负责人也曾反复扪心自问。
其实,余杭有着良好的先天资源。大浪淘沙留下来的服装企业在资本、团队及生产上都具有较强的专业素养;杭派女装的生产基地大部分在余杭落地,这些生产基地能否与余杭本地的外贸服装企业完成对接呢?这些都为余杭的服装产业发展提供了机会。正是基于这样的机会,政府终于下定决心:要拿出当年支持家纺的力度来提升余杭的服装产业。
“早在2005年以前,在国家还评定综合实力百强县区的时候,余杭就已经跻身中国15强,到2010年全区已经实现生产总值268.8亿元,人均生产总值已经突破了1万美元,这个数据非常重要,对我们做服装的来说,人均突破1万美元是一个新的阶段。”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屠冬冬语气激昂。他还强调,随着欧美经济状况的继续恶化,各类成本的不断上升,外贸服装企业面临的困难会越来越大,再不想方设法找新的出路,生存之路会更加艰难。
“作为余杭的区委区政府,包括余杭的有关部门,我们一直以来对余杭的服装产业发展寄予厚望,并把服装和家纺都归纳到传统优势产业,很希望服装企业能够开拓思路,转型升级,在国内外市场中找到适合于自己发展的道路。”屠冬冬说。
为此,2010年7月,余杭区服装行业协会成立。这预示着余杭区服装产业的转型之路正式开始了。“我们要加强和行业间的交流,多支持协会、企业的对外活动,不断学习,从思想认识上进行改变。”余杭区经济发展局局长陈炳鑫坚定地说到。
迈出的重要一步,便是“中国创造——品牌变革之路暨余杭服装产业升级”高峰论坛的举办。论坛地点即选择在了余杭本地,多位专家分别从品牌定位、渠道、商品企划详细讲述了品牌的操作流程,这吸引了当地及杭州百家企业的参加。
“余杭在服装产业的转型升级中,政府工作力度还是非常大的。”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张莉说,“深圳女装、宁波男装、均安牛仔等都体现了服装产业集群的特色,余杭作为重要的纺织服装基地,当地企业也需要打造自己的产业集群的新形象。”
此外,论坛不仅同时邀请了当前的多位主流专家,还特意邀请了实战品牌企业讲述品牌的运作过程。与一些论坛更侧重形象推广相比,这次的活动更像是上课,或说是为求深造开展的一堂研究生课。大家认真地听,认真地记,时不时还直点头自语道,“原来是要这样。”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服装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