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装网 - 服装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国内动态 | 国际要闻 | 市场行情 | 品牌资讯 | 服装辅料 | 缝制设备 | 企业新闻 | 营销管理 | 渠道纵横 | 消费市场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媒体资讯 > 500多市民打爆晚报热线上百人送衣物堆满半个大厅
M.biz | 商业搜索

500多市民打爆晚报热线上百人送衣物堆满半个大厅

信息来源:china1f.com   时间: 2014-02-21  浏览次数:1201

    “这毛衣、毛裤都是我亲手织的,保证洗得干干净净。”“我母亲一大早就给我打电话,让我去报社送衣服。”“这都是我孙女自己找出来的,是她平时穿的衣服。”……昨日上午9时开始,来报社给贵州孩子捐赠的市民络绎不绝。响应本报A19版为贵州毕节市山区的孩子们捐赠御寒衣物的倡议,500多位市民打来电话,更有上百位市民直接将衣物送到报社,堆满了报社半个大厅。 

    换乘两遍公交来报社

    放下东西就走说啥不留名

    昨日一早,本报捐赠热线就响了。市民张女士是我市一家幼儿园的老师,“幼儿园每天接触的都是孩子,看到贵州山区孩子的情况,我们特别揪心,一定要为他们做点什么。”张老师表示,幼儿园有一批八成新的儿童用褥子,有上百床,都经过清洗、消毒,要捐献给山区的孩子。下午,大连百合服装有限公司经理亲自带着工人送来一大箱崭新的棉服,直接将箱子抬到了报社大厅。“多少件我也没数,就找了个最大的纸壳箱子,装满了。”经理说完,催促着工人赶紧走了。

    个人捐赠者中,市民宋女士第一个来到报社,手里拎着两大包衣服,“一早看到晚报报道,我就开始找衣服,这些都是女儿小时候穿的,毛衣、毛裤都是我一针针织的,棉外套、校服,都洗的干干净净。”宋女士一件件叠得整整齐齐,放在两个透明塑料袋中。有的大爷大妈是从老虎滩、甘井子等地赶过来,换乘了两遍公交车才到报社。更多的市民让人感动的是,他们放下东西就走,说啥不留名。一天时间,捐献的衣物几乎堆满了报社的半个大厅。

    82岁大娘捐300元

    还叮嘱“千万不要上报纸”

    上午9时多,报社来了一位拄着拐杖的大娘,她已经82岁了,从中山广场坐着公交车赶过来,送来300元钱。老人表示,自己虽然捐献的不多,不过是一点心意,让记者千万收下。老人坚决不留名字,临走时,还千叮咛万嘱咐,不要在报纸上登载她的照片。

    市民栾女士则给报社送来了1000元钱,希望专项资助一位小女孩。市民裘先生不仅带来了一大包衣物,还带来了1000元钱,“这是我父亲要我转交给你们的,希望通过你们帮助一位山区学生。”转达完裘老先生的意思,他立即就离开了。

    尽管在解答电话咨询中,记者明确解释,这次并不需要捐款,可还是有许多市民直接送钱到报社,希望尽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对于这部分捐款,记者将部分用于购买治疗冻伤、皮肤病等疾病的药物,部分将按照捐赠者的意思,联系困难学生,一对一捐赠出去。捐赠者都表示,对记者的想法非常支持,也非常信任。 

    许多市民表达意愿

    希望一对一资助困难孩子

    还有许多市民打电话来咨询如何资助困难学生,“我希望捐助一位七八岁的小女孩,和我女儿差不多年纪,我会长期资助。”市民吴女士强烈地表达了她的捐助意愿。还有市民周阿姨,昨日上午,她和老伴拎着两大包衣服来到报社,捐献完衣服后,她又开始咨询起如何资助困难孩子。“我就希望资助一位十二三岁的孩子,最好是少数民族。”周阿姨今年70岁了,去年,她去了一趟西藏,对少数民族孩子的纯朴印象特别深,因此希望长期资助一名学生。

    听说有很多人提出要资助这些孩子,孙丽娟高兴得不得了。“毕竟捐赠衣物只是物质上的帮助,真正能够改变这些山里孩子命运的,还是让他们上学,从而走出大山,摆脱贫困。”孙丽娟表示,此次捐赠活动结束后,她将进一步着手帮助有意愿的资助者一对一联系困难学生。
    目前,捐赠的衣服已经很充足,还缺少鞋子、帽子、手套等物品,童鞋不同尺码都需要。本报接收捐赠物品的时间截止到今日下午5时30分,志愿者将利用周六进行整理,周日出发运送到贵州。


    《四青年自驾看望山区孩子》后续报道

    本报捐助热线:84323110

    或直接送至大连晚报社

    送暖贵州

    让闲置的旧衣物温暖贵州山区孩子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服装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