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时尚”风靡的今天,信息化所带来的速度感确实诱惑不小。但企业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会出现很多超出预期的问题。一些企业低估了信息化建设的风险,以为信息化是万能的灵丹妙药,原本想搭上信息化的“快车”,没想到提速并不容易。
是什么羁绊了脚步
★目前来看,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信息化基础薄弱、应用层次低,尤其是在软件应用和人才基础两个方面存在着较大的不足。
★企业信息化主要集中在比较初级的层面,即便使用了也是“支离破碎”,没有将信息整合起来,没有最大限度发挥信息化的潜能。
★纺织企业并不是需要一个什么行业都能使用的通用erp产品,而是需要适应本行业的专业erp软件产品。
系统不能完全解决问题
之前企业曾使用过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不能很好的应用于生产。出现了一些棘手问题不能解决,甚至还出现了系统自主的问题,这让我们很苦恼。传统的纺织行业应该更多地介入信息化产品。目前,我国纺织企业信息化程度确实不高,各企业间存在一定差距。我认为信息化建设会帮助企业减少用工,提高办公自动化管理质量和工作效率,但是现在需要面临的是企业如何切入信息化产品,如何将其融入企业生产各个环节。
数据难以存储续用
无锡市天佳纺织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戴小元
对市场数据信息的掌握程度会极大地影响企业的时效利润,企业生产环节中过时数据的存储与积累是一笔十分珍贵的财富。企业就曾碰到有客户需要5年前企业为其开发的产品资料信息,但由于时间久远,资料整理有部分丢失,再加上企业当中存在人员变更等情况,难以恢复当年信息资料,这些问题让企业很苦恼。
在企业产品开发与销售环节,涉及到数据化信息管理。目前我们企业面临的困惑就是如何把生产、开发、销售数据统一,实现整个生产链的数据信息共享平台。另外企业生产环节还有一个困惑,那就是生产与开发两端数据信息的传递与链接,从技术角度、生产专业性角度,如何解决数据处理问题,如何把产品生产技术与业务完美对接。企业也做了大量的数据开发与研究,但开发的数据处理方法还不太专业。
解析
有些系统功能问题需要企业配合调试,通过技术只能实现业务自动化管理,提供数据分析意见。对于由于企业结构、信息化建设管理系统、企业下属部门的工作与机制不同,而导致统一规范的系统不适用于企业的情况,要根据企业自身实际自主设计,才能拥有完全符合条件的系统功能。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依然需要与信息化产品技术应用进行磨合。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将很难适应快节奏的市场需求,绝大部分企业都必须使用信息化手段进行企业管理,这是必然现象。因此,可以说企业都需要erp管理软件,但并不需要一个什么行业都能使用的通用erp产品,而是需要适应本行业的专业erp软件产品。
企业应考虑如何将渠道管理、品牌管理和生产管理标准统一。面对经营材料压力,必须要考虑成本管理与核算问题。一个产品要想有全系列的信息化管理覆盖,从技术的角度是难以实现的。作为企业,一要先关注企业生产链的标准化管理是否统一,企业要提前建立一个信息化管理标准,以协助信息技术人员达到效果;二要关注设计系统是否符合现有业务单元的职能与职责,这是推行项目过程中最难的一点;三是要选择一个真正好的平台产品,帮助企业实现管理要求。
罗盘方向在哪里?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作用和意义主要体现在管理体系、生产体系、服务体系三个方面。
★企业首先需要制定信息化的应用规划,然后根据规划制定项目预算及选拔相应的人才,最后需要选择适合的it公司和信息化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