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中国已经正式步入“上帝”主导的买方市场新时期。只要随便留意一下上海的南京路、淮海路、徐家汇等着名商圈,就能发现时下国内的商业竞争十分惨烈。
最典型的便是以促销为主要手段的“眼球经济”正大行其道:季节性促销、假日促销、“周年庆”促销等噱头层出不穷。然而,商家这种高频率的密集性促销,效果到底如何?如果那些聪明的消费者悟出了商家的促销之道,并据此调整自身的购买行为,那么这些“噱头”还会奏效吗?聪明的消费者在“玩”战略近年来,一种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变得“聪明”起来,他们会观察甚至研究商家的促销行为,以此来延迟自己对新产品的购买,守株待兔式地静等商家促销旺季的到来,在最低价时出手,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在2010年中秋节到国庆节“黄金周”的过渡阶段,多数商场出现了暂时性的“沉默”甚至“休克”,这表明消费者放缓了消费速度,对市场持观望态度。原因是“黄金周”期间各商家会加大促销力度,消费者只须进行前期的商业“侦察”,然后再静待商家让利。也有很多年轻女性白领透露,她们经常对上市的新品服装进行参观与试穿,记下自己心仪的款式与型号,等到促销旺季或者反季时再大举采购,如此,就可以节省大把的真金白银。
以上种种表明,在目前国内通胀预期的影响下,中国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已经出现了重大变化:他们不再简单地随着商家的促销哨声而疯狂抢购,而是在思考如何以更低的价格满足自己所需,追求效用最大化。简言之,消费者变得越来越理性,越来越聪明,对他们来说,不落后于时代潮流而又能节省银子才是硬道理。所以,我们将这类消费者称为战略消费者。
北美最大的消费电子零售商best buy(百思买)的前首席执行官安德森先生把这些聪明的消费者戏称为“魔鬼”,因为他们总是对企业的新产品定价无动于衷,耐心地等待企业降价和促销,战略性地选择最佳时机进入市场。
安得森指出,每年大概有五分之一以上的顾客属于战略消费者。可见,战略消费者群体已经是一个普遍现象,值得商家广泛关注。
冲动与理性:普通消费者vs战略消费者所谓战略消费者,是相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的。普通消费者进入市场,会立即决定是否购买产品,在这个过程中,冲动性是他们的重要表征,他们一般不会深入思考并研究自身的效用最大化问题。然而,在战略消费者的词典中,从来就没有“冲动性购买”这一个词,相反,他们会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对商家的营销策略和产品价格调整做出自己的预测和分析,进而选择最优的购买时机,将经济理性发挥到极致。战略性分析。
战略消费者之所以能够“玩”战略,主要在于他们是聪明的市场“分析家”与“预测家”.通过了解行业的市场竞争状况和商家的产品价格走势,战略消费者会及时调整自身的购买行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家的定价与促销策略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这便于战略消费者进行把握,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就更加拓宽了他们获得市场信息的渠道来源。
与普通消费者面对信息的茫然与无动于衷不同,战略消费者能够对海量的信息进行理性筛选,并根据分析结果做出最有利的决策。因而,分析能力是战略消费者实施消费行为的基本前提。战略性等待。战略消费者的行为有些类似《守株待兔》这一经典寓言故事,但区别在于战略消费者是以战略性分析为基础的,并不是盲目的等待。
普通消费者在无法负担一件商品时,通常会选择退出市场,而战略消费者则会选择战略性的“守株待兔”,即当产品价格下降到能够承受的水平时(即兔子撞树),他们就会出手购买。同时,普通消费者在能够承担商品的当前价格时,往往会立即购买,而战略消费者则会推迟购买,并期待在未来以较低的价格俘获产品或服务。可以看出,战略性等待是战略消费者与普通消费者的最大区别。战略性博弈。市场经济的核心就是供求双方的博弈。
商家为了应对消费者的需求周期,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往往会采取动态定价的策略。此时,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他们会被动地跟着商家的价格指挥棒翩翩起舞。但是,战略消费者却不同,他们可以与商家进行动态博弈,依据对市场竞争规律以及商家价格策略的了解和分析,调整并选择自身的战略消费行为。在与商家的博弈中,战略消费者往往能理性地控制自己的消费行为。战略消费者是怎样炼成的每个行业都有自身的特性,并非都会存在战略消费行为。例如,时装行业中普遍存在着战略消费者,而房地产行业却似乎很难寻觅到他们的身影。
究竟是哪些因素影响了战略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呢?消费者的等待成本。消费者对不同产品的需求程度是不同的。对非必需品而言,消费者的等待成本不是很高,即使因等待而错失购买机会,损失也能够接受,此时,消费者就可以大胆地与商家博弈,静候促销旺季的到来。然而,在生活必需品和应急品领域,消费者的等待成本相对较高,如果错失购买时机就有可能造成比较大甚至难以承受的损失。所以,在服装、家纺等时尚产品领域,战略消费者几乎无处不在,而在时令蔬菜水果、房地产等行业中则很少能见到战略消费者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