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品牌秋服饰价格堪比国际大牌
信息来源:china1f.com 时间: 2014-09-25 浏览次数:924
随着一场秋雨降临,气温逐渐走低,商场内秋冬服饰陆续上新。然而,近期购买秋冬新品的市民发现,部分国内服装品牌价格上调明显。记者今日在商场看到,某中高端女装品牌相似款式上衣,去年新品定价在2000元/件,今年上调至5000元/件,接近国际一线品牌价格。业内人士分析,尽管年初棉花价格下跌,但企业仍需消化棉花之前三年累计上调50%的涨幅。另外,随着国内企业有意识通过定价提升品牌定位。
市场现象 今秋部分服饰定价翻倍
随着周末一场降雨结束,近两天市民感受到了降温的凉意,商场内秋冬服装也陆续完成更新。然而,近日有意购置秋装的市民发现,今年品牌服饰价格涨得有点高。“我今天试了条裙子,春节时这家店裙子的标签价在1500元左右,但今年新款差不多材质的就变成了2000元。虽然新品定价肯定要高,但没想到涨这么多。”市民鲁女士说。李女士也有同样的感受,李女士计划买件外套,在商场转一圈大部分女装品牌定价都在1000元以上,李女士觉得现在买新品穿还真舍不得,只得等到年底打折时候才舍得出手。
记者今日在青泥洼桥几个商场看到,同样是薄长袖衫,之前定价多在三位数,而现在普遍要过千元。而某主打中高端女装的品牌今年涨幅更为明显,同样材质的上衣,去年秋冬定价在2000元/件,今年5000元/件。销售人员表示,这样的高定价比较少见,虽然款式好看,但很多老回头客试完了衣服再看价格时不买就走了。市民鲁女士表示,现在国产品牌服装的定价越来越接近国际一线大牌,有的还贵过大牌子,如果国内衣服继续涨价,有意考虑国际品牌了。
涨价探因 促销、推广成涨价主因
本市一家品牌女装销售主管王女士介绍,品牌服装受成本因素影响,每年都会上调5-10%的价格。近年,高涨的人工成本和库存压力成为服装企业最大困扰。另外,从2010年以来逐年高涨的棉花价格也让服装纺织企业倍感压力。
截止到去年棉花累计涨幅达50%,尽管今年棉花价格下调,但企业仍需逐步消化之前上涨的成本传导因素。卓创资讯棉花分析师孙立武介绍,今年国内棉花政策调整,从收储改为开放市场,棉花结束了连续四年上涨的行情,目前期货价格为1.3万/吨,现货价格在1.5-1.6万/吨,为2009年来新低。棉花价格下跌,将利好纺织行业。不过,孙立武表示,对服装纺织企业来说,随着品牌化意识增强,科研和推广投入逐渐增多,棉花等原料成本对服装价格影响正逐渐示弱。
值得注意的是,商场通过“店庆”、“周年庆”、“女人节”等原创节日增加了打折促销频次,这在无形中也抬高了商品定价。服装行业人士介绍,从过去季度促销,到现在月月促销,小幅折扣没人买账,只能大幅折扣,每次折扣还要招募促销员,这些无形成本最后还得是消费者买单。
抬价避险 越是高端品牌受网购冲击越小
王女士表示,虽然个别产品翻倍涨价的现象并不普遍,但这也反映出国内服装正调整产品定位,与国际接轨。目前,不少国内服装品牌将店开到欧洲,意在同欧美品牌共分市场。中投顾问轻工业研究员朱庆骅同时分析,出于提高品牌形象的目的,事实上作为中高端品牌更重要的是其品牌价值而非其产品价值,如果提高价格,或许能够与一些中低档品牌拉开距离。
“尽管近两年网购对实体服装门店造成了冲击,但受冲击的门店多是低端快销品,以主打设计师品牌或高端品牌,受网络影响有限。”王女士说,快消品单价一般不超过500元,而中高端品牌单件价格过千元,对于过千元的商品,消费者很少直接网购,多选择实体店试装后选购,另外中高端消费者也不是网购的主力群体,所以高端服装的销量不但没有降反而逐年稳中上升。
中投顾问轻工业研究员朱庆骅认为,秋冬国内服装品牌再度涨价暗存着较大销售风险。事实上,国内服装品牌的一大优势就是性价比高,如果在产品没有实质性升级的情况下涨价,消费者恐难买单。况且国内服装品牌还面对着快时尚品牌的冲击。在国内经济尚未出现较大复苏之前,国内服装品牌涨价并不被市场看好。
朱庆骅建议,在网购盛行的市场环境下,服装品牌一方面应该自身积极扩展电商渠道,使自身渠道多元化,提高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使实体店和电商的服装品类差异化,然后根据不同的渠道特点进行定价。但这需要建立在服装品牌的影响力较大的基础之上。因此服装品牌最重要的是树立自身良好的品牌形象,然后合理定价。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服装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