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发展的大潮中,一片片老厂房从屹立桥头的排头兵,慢慢成了厚重而遥远的工业遗产,然而就此退出历史舞台不是它们的唯一出路。在本市就有这样一批文化产业园区诞生于此,新理念、新文化、新项目在这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意库:7年磨砺再推新理念
位于本市红桥区湘潭道的意库创意园前身是天津外贸地毯厂。作为本市首个利用工业老厂房进行艺术设计和外貌改造而成的产业园区,它已经在9月底迎来了7岁生日。回忆起意库的诞生,园区负责人李国茂介绍,“2007年改建时,我们曾参考了上海8号桥创意园区的建设经验,保留了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的不同风格建筑14栋,用于集中发展文化创意相关产业,如工业设计、传媒、动漫等。”
在园区内的一座四层小楼内,天津首个预孵化平台—“中国星合伙人青年创业预孵化基地”中一片繁忙的景象,不少80后、90后创业者在此聚集。李国茂介绍,“预孵化是意库推出的新理念,在国内尚属先行者。做这样一个平台主要是基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从园区经营角度讲,与其和其他园区、写字楼在招商方面竞争,不如直接寻找种子项目自己培养。另一方面,从创业者角度讲,这个平台可以为他们提供有力支持。”目前,已经有不少好项目在此诞生。李国茂表示,去年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只有1%,但这里的成功率已经达到了65%,“我们还计划聘请雷军、陈欧、尹峰、沈南鹏等知名企业家担任导师,亲自来带创业团队,实现导师实战化。”
巷肆:创“问津”文化品牌
河北区四马路上,天津橡胶制品四厂的厂房不再异味满街,它已经蜕变成巷肆文化产业园,散发着浓浓的书香味。“拆除工业遗产是对历史的一种破坏,所以我们希望能够赋予这些厂房新的功能和定位,保留城市记忆,创造一定的经济价值。”园区办公室主任王雪莲说,“这里入驻的企业近20家,多为建筑设计和工业设计类企业。”园区还与天津大学、天津美术学院等高校签订了《大学生实习实训合作协议书》,为大学生提供实习和创业岗位,“两年来成功帮助四十多位优秀学子成功创业。”
巷肆专门设立了无偿“书吧”问津书院,上千本图书在这里静待市民阅读。王雪莲介绍,问津书院重点打造“问津杂志”“问津讲座”“问津丛书”等文化品牌,每个月都会开设免费讲座,邀请文化学者共同探讨天津文化。这浓重的文化氛围不但吸引了周围市民的参与,连很多外地游客都把这里当成值得一来的地方。
棉三:打造新型创意街区
河东区海河东路旁的棉纺三厂旧址改造工作快要进入收尾阶段,以后,这里将以棉三创意街区的身份重回城市舞台,成为本市第一个集创意设计、艺术展示、健康养生、文化休闲、商务咨询、人才培养于一体的新型创意街区。
据悉,棉三创意街区项目总建筑面积23.4万平方米,包括13栋新建建筑和9栋改造建筑。招商经理路阳介绍,街区建成后,计划招收创意设计、商务咨询、新媒体服务、艺术展示、文化休闲、人才培训等6类企业,将吸纳300多家现代服务企业、8000多名创意人才入驻,预计三年后营业额将达到20亿元,成为国内领先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意产业基地,“旧厂房的改造将尽量保持‘原汁原味’,相信艺术家在这样的创作环境中,一定会迸发出灵感。”谈及棉三的优势,负责这一项目的天津新岸创意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邵军总结为三点,规模大、绿色环保和功能齐全。
走访意库巷肆棉三等产业园区- 老厂房迸发新活力
信息来源:china1f.com 时间: 2014-10-10 浏览次数:1444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服装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