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最直接、最显著的标志,它凝聚着一个民族的生产生活、审美情趣、宗教观念等种种文化心态。2014年9月26日,继哈尼族服饰展之后,“中国少数民族服饰系列展”第七期重大展览《绚彩中华——中国白族服饰文化展》,在上海纺织博物馆拉开了帷幕。本次展览由大理白族自治州博物馆和上海纺织博物馆联合主办,集中展示了白族的民族服饰与传统文化。
白族自称“白子”、“白尼”、“白伙”,汉语意为“白人”。他称有“民家”、“那马”、“勒墨”等。 1956年根据民族意愿,正式定名统称为白族。白族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此外,云南昆明、丽江、怒江、迪庆、保山、玉溪、楚雄、文山、临沧等州市都有白族聚居。湖南省张家界、湘西,贵州毕节、安顺,四川凉山等地也有白族分布。其中云南兰坪、湖南桑植县、贵州毕节是大理州之外,白族人口较集中的地区。
白族是一个古老的农耕民族,白族服饰文化源远流长、种类繁多,按其生活环境来划分,可分为坝区白族服饰、山区白族服饰两种主要类型;按其生活区域来划分,则可分为大理型、鹤庆型、剑川型、云龙型等等。白族服饰是白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白族最显著的文化符号之一。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使各地区的白族服饰呈现丰富多样性。
白族服饰男装的基本款式由包头、对襟上衣、领褂、扭裆阔筒裤、剪刀口布鞋组成;女装的基本款式由包头、小领或无领搭襟旁扣内衣、领褂、有飘带的围腰、直筒吊裆裤、绣花布鞋组成,女装还常佩有手帕、荷包、口弦包等饰件,首饰常见的有金、银、铜、玉质的耳环、手镯、戒指、三须或五须链等。白族妇女心灵手巧,常以花、草、树、果、虫、鱼、鸟、兽、日、月、星、云及神仙、抽象纹符为题材,绣于服饰上,寓以吉祥、美满之意,五彩斑斓,美不胜收。
白族服饰是白族人民长期积累的劳动成果,它随着白族历史的发展,历经演变形成独具特色服饰文化,凝聚着白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审美情趣、宗教观念等种种文化心态。白族服饰的形成和发展伴随着白族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由于受周边民族文化影响,不断吸收外来服饰文化的精华,形成了绚丽多彩且地域性特点突出的白族服饰。
上海纺织博物馆希望通过“中国少数民族服饰系列展”,能让更多的民众看到和接触到不同的民族文化,加强民族文化间的理解和交流;更希望在“中国白族服饰展”带给您美的欣赏的同时,更能引起您对于白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关注和支持,共同携手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更多的努力,并且持续不断的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