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先承后传的中国衣裳
信息来源:china1f.com 时间: 2014-12-23 浏览次数:814
用中国的元素、文化和底蕴,杨丽希望做出“中国衣裳”,她的梦想是,通过原创品牌,传承中国的文化脉络,并在审美上与国际接轨,以东方情意引领时尚潮流
接受采访时,北京翰香凝服饰公司创始人杨丽长发披散在双肩,头戴棕色圆顶小礼帽,身穿针织短款连衣裙、黑色毛线裤,脚穿橙黄色平底马丁靴。
她的穿着与她原创的服装品牌“香知凝”有些距离。她哪里像时尚高级定制会所和工作室的掌门人?想起方才参观时看到的一件件典雅、惊艳的中式华服,令人禁不住纳闷。
她似乎看到了记者心里的疑惑:“我今天很奇怪,是吧?我穿着毛裤就跑出来了。”说完,爆发出一阵爽朗的大笑,化解了初次见面的陌生。
而采访结束,摄影师要为她拍摄照片。杨丽马上说:“我很喜欢拍照的,但是,给我点时间,我去换套衣服,把头发饬一下。”
过了十多分钟,当她再次出现时,差点让人认不出来:竹青长披肩,象牙白及膝旗袍,红唇,黛眉,发髻高挽,笑意盈盈地顺着院子迎面走来。与之前相比,完全是换了一派气象。
杨丽非常健谈,自信满满,笑言自己着装特别多变,几乎能够驾驭各种衣服。但是,除非和儿子去逛公园,否则基本不穿运动装,“觉得那样穿就不美了”。
这份自信被她带到了“香知凝”的品牌经营中,她对慈传媒《中国慈善家》说:“我做的就是中国衣裳,是一种能够先承后传的服装,你一定能从它上面看到中国的元素、文化和底蕴。”寻找“中国衣尚”
2014年10月20日晚上,杨丽飞达上海。第二天晚上,“香知凝”将作为国内首个高级服装定制品牌亮相上海国际时装周。
一下飞机,她就直接去了正在做最后布置的时装秀场。
虽然大胆地打破了时装周惯例,不以职业模特走秀贯穿全场发布会,而以自己在清华时尚与奢侈品管理AMP8班的同学取而代之,但是她的状态一直相当放松。
清华时尚与奢侈品管理AMP8班的同学都是企业家,来自全国各地,代表了“香知凝”的目标客户群。“我们的定位很明确,就是为领袖、世家服务。”杨丽踌躇满志。
第二天彩排的时候,她安慰一些因从未有过T台经验而紧张的同学:“你不用走得像模特,不用去表演,做最真实的自己就可以,真实比什么都有力量。”她决意以生活中的实际客户为核心,重新定义和诠释中国人的穿衣风尚。
随着音乐响起,近30位特邀而来的“模特”鱼贯而出,虽然台步明显不如职业模特有范,但是身上经过28道工序定制而成的融合了东方韵味与现代设计的服装,或雍容华贵,或清丽脱俗,或雅致大方,无不让人眼前一亮,指点称叹。
然而,在杨丽看来,这些服装如果不是穿在每一个专属的人的身上,它们的美就失去了价值,恰恰不是她克服万难所要寻找的。她希望,这些沉淀了中华文化的手工制衣能够成为媒介,帮助每一个穿着它的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重新找到记忆深处那件属于自己的“中国衣裳”。
在时装发布会后,她表示:“中国人需要寻找到衣尚,正如寻找我们可贵的精神家园一般。中国自古就是尚衣之国。穿什么,怎么穿,都是中国人价值的体现。” 她的梦想就是,通过自己的原创品牌,传承中国的文化脉络,并在审美上能与国际接轨,以东方情意引领时尚潮流。
经过多年的经营,“香知凝”口碑日盛,被一些成功人士、名人、领袖选作出席重大社交场合的着装。2014年8月,它被确认为2014APEC女性领袖峰会唯一官方指定服装品牌。峰会中,KG Inc及思为投资创始人兼主席龚晓思、时尚文化名人洪晃、泰国国务部部长Nalinee Taveesin、柬埔寨妇女事务部部长伊坎塔·帕维等多位世界各国家及地区的知名女性,都穿上了从“香知凝”定制的服装。
除了个人定制,全家老少一起前来定制“香知凝”服装的情况也不少。衣服不再只是衣服,更是家族情感、价值和精神的载体。完美主义的买家态度
杨丽1974年出生于山东淄博的一个工人家庭。
她的母亲手巧,把工厂里发的白色毛线手套拿回家,拆成线,染色晾干,然后就能织成色彩鲜艳的毛衣、毛裤。有一天,母亲从地摊买了一张上面有旗袍图案的画,回到家就比划着,给当时只有3岁的杨丽做了一件粉红色的小旗袍。
“那是我人生第一件旗袍,我穿了很多年,从这穿到了这。”杨丽兴致很高,乃至深弯下腰去,用手在脚踝上和膝盖下的位置划了划。她认为自己后来对服装割舍不掉特殊情结,都源自于此。
然而,在2005年“北漂”之前,她一直在做跟服装没有任何关系的事情。那时候,她也爱穿,喜欢看面料变为成衣的过程,每个月的工资除了留作基本生活费之外,全都花在了面料和找裁缝定做衣服上。但她当时还只是一种个人的兴趣,并没有想到过要将之和事业合二为一。
直到后来放弃原来的工作,追随丈夫到北京创业,做服装加盟、客户管理和渠道,深埋在她内心的那颗梦想的种子才慢慢地苏醒过来。“活明白了,知道自己做什么会快乐。”轻描淡写的背后,是将近10年有劲没处使的憋闷。
杨丽生性喜欢较劲,打游戏必须一晚上全打通关了才睡觉,她的梦想亦是如此,一旦发芽,就止不住地要向上生长。
2011年,她决定:在北京注册一个本土的原创的高级定制服装品牌。当时,几乎所有朋友都劝她打消这个念头,或者最次也要把品牌注册在香港,“因为当时中国做高级定制服装的土壤不是很好,做一个能够传承的品牌是很有难度的。”她对慈传媒《中国慈善家》说。
谁劝她,她都听不进去。只是,迷恋却既不会设计也不会制作服装,要从哪里开始?是先招聘设计师还是先招聘版式师傅?她一点头绪也没有,甚至焦虑得有一段时间嗓子都说不出话来。
她至今记得,2012年春节期间,她和丈夫带着刚会说话的儿子,在苏州租了一辆车,整整一个星期,每天早上从9点开始就去“绣品一条街”,挨家挨户地问哪里可以请到绣娘。她近乎执拗地想把苏绣融入自己品牌的服装中,因为苏绣是“四大名绣”之首。
她坦言,她对自己的定位就是一位买家,而且挑剔、追求完美,最受不了别人说“不可能”和“差不多”。正是这种完美主义的买家态度,推动着她做出原创高级定制服装品牌。
“我这后半生就用来做‘香知凝’这一件事情,能把它做好,就行了。”她对慈传媒《中国慈善家》说。当被问到已经做完的服装中哪件最好时,她的回答是:“没有,下一件肯定会比现在的更好。”说完,又是一阵响亮的笑声。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服装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