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遥远很遥远以前,人类有了部落生活,由此便有了节日,而历法的产生,无疑将其列入一种范式。凡掀过一年又迎来一年之际,各种活动就显得至关重要。过好了就预示着来年的幸福,有个闪失则唯恐给新的一年带来不顺。服饰最显眼又人人穿戴,于是服饰就被注入寓意。换新衣新鞋意味着丢掉去年的不悦,完全以一个新的精神面貌迎来天地间一缕新的阳光。
中国人讲究天干地支,十二生肖,这又给严格的历法带来活泼的形象。人们在盼着新的一年到来时,还迎来一个新的动物生灵。如京津一带老年妇女除夕时戴的红绒绢花“聚宝盆”,就因为每年生肖不同而给人以新鲜感。大红或粉红色绒绢花,作为服饰中的头花,给人带来年意,与吊钱、春联等红成一片。就连年画上的戏出人物、娃娃美人都衣着鲜艳,为的是显示吉祥。
农业社会经济中的人,最爱过农历新年,即春节,又称大年。这与农闲时有充裕的时间来准备,同时又有足够的精力去享用有关。过去男人要练鼓会、高跷,舞动红绸带,为了便于让远处的人观看,一般这种广场活动的表演者都要浓妆艳抹。男人扮女人,无论踩高跷还是跑旱船,衣服一定要大红大绿,以其高饱和度、高明度给人视觉神经带来兴奋。女人离年远时,做全家老少的新衣新鞋;离年近时,已放下针线,一门心思去做吃的了。我小时即上世纪50年代,天津市中心的女主人们也要忙新衣,只不过有棉袄还有毛衣。我上面有两个兄长,仅我一个女孩,早早地爸爸就买来一斤红毛线,妈妈会一针针给我织一身每年不同的红毛衣毛裤,妈妈用卷卷的白羊羔皮给我的红绸面棉袄滚边儿,然后自己盘扣儿,顶端是一个镂空的黄铜球,那是一番心思,静静的,寄托着爱……
不像现在,尤其是一线城市里的人平日里忙得马不停蹄,春节只是一个信号,象征着七天假,提前订票去旅游,看看老人,大吃大喝,哪有时间做衣服?近日见报载,人们还是想过年给孩子买件新衣服,但是已趋向于国际名牌。这就等于说,买件新衣是残存的年味儿,可是一连串英文字母已离中国传统年节相去甚远了。
不想怀旧,也不想憧憬,信息社会的过年服饰或许就应是这样,谁知大数据时代,除了3D打印之外,还会有什么呢?
别管穿什么,过年总是好的,并愿明年更比今年好。
过年服饰的心理历程
信息来源:china1f.com 时间: 2015-01-26 浏览次数:714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服装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