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春捂秋冻”,意思就是到了春天,天气虽然逐渐变暖,但是人们不要着急减少衣物,反而应该“捂一捂”注意保暖。在每年的二三月份,虽然已经立春,温度开始有所上升,有的地方温度高的甚至只穿单衣,但是往往没几天就会出现“倒春寒”的现象,天气又会冷一段时间,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经验,在天气暖和的时间,也依旧保持原来的穿着习惯,不会立刻减少衣物,对于孩子的穿着,更是小心谨慎,让孩子“捂”一段时间,以免着凉生病。
到了春季,的确会有昼夜温差较大,天气温度不稳定的情况,为了避免孩子着凉,让孩子多穿点衣服可以起到防护作用,但是如果天气的确很热,这样“捂”着也很容易让孩子出汗不舒服,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父母面对这反复无常的春天,应该如何给孩子穿衣呢?
如何正确地“春捂”
“春捂”主要是因为昼夜温差大,早晚比较冷,孩子如果减衣物太快,很容易在晚上着凉,当温度上升时,可以再坚持一周,减慢衣物减少的速度,等到温度稳定的时候,在逐渐减少衣服。而“春捂”也不是简单地多穿衣,而是应该做到这几点。
捂后背
大家都知道,当孩子运动之后,后背很容易出汗,家长可以根据后背的温度,判断孩子是否太热,而在中医的角度来讲,后背是阳气的生发之地,所以后背要做好保暖的措施,避免着凉感冒。
捂肚子
孩子天生精力充沛,爱玩耍,而在玩耍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肚子的保暖,因为肚子着凉,很容易引起肠胃不舒适,出现拉肚子、消化不良的现象,这是因为肚子上有肚脐眼,中医又称神阙穴,此穴位连接了身体的很多穴位,如果此处着凉,很容易生病。
捂脚丫
脚处于人体循环的末梢,血液循环慢,很容易感到冷,没有很好的保温功能,而脚部又有很多身体的重要穴位,一旦着凉很容易生病,而孩子天生又不喜欢束缚,到了家里,很多孩子都不喜欢穿鞋穿袜子,直接在家中光着脚走路玩耍,这样很容易让寒气从脚部进入身体,着凉感冒。父母要时刻提醒孩子,穿上鞋子,注意保暖,只要脚部暖和了,全身就暖和了。
不捂脑袋
有捂就要有露,人体是通过皮肤、呼吸散发身体多余的热量,做好散热,这样身体才可以保持在一个恒温舒适的状态,很多父母都会注意到当孩子玩耍过后,头部都会出很多汗,有的甚至头发都湿了,这是因为头部是我们人体散热的主要部分,所以头部要露出来,尽量不要戴帽子,即使想戴帽子,也要戴那种吸汗透气的,这样才能避免太热,出现头昏等不舒适的感觉。
不捂胸口
即使父母想要给孩子保暖也不要穿得过于臃肿,到了春天,天气暖和了,孩子们都喜欢到户外玩耍,穿得太过臃肿,不仅会让孩子感觉胸闷,也不利于孩子的活动玩耍。
春季应该如何穿衣?
多层穿衣
父母在春季可以给孩子多穿几层衣服,而不是简单地穿上一件厚衣服即可,因为在春季,昼夜温差大,在早上我们需要给孩子多穿一些,到了中午,温度上升,则需要减少衣物,多层穿衣可以方便孩子增减衣物,应对温度的变化,保持体温在一个舒适的状态。
穿着宽松
有的父母喜欢给孩子穿一些紧身、繁琐的衣物,认为这样的衣服孩子穿起来酷酷的,好看。孩子在小的时候都是活泼好动的,太过紧身或者繁琐的衣服会限制孩子的运动,甚至有的会发生一些危险,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给孩子选择衣物的时候,还是要以舒适、宽松为主,更加利于孩子运动成长。
上少下多
对于人体来说,因为血液循环的问题,人的腿部温度要低于上身,所以在穿衣服的时候,要注意腿部的保暖,裤子穿得最好比衣服厚一点,避免腿部受寒。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是孩子运动玩耍得好季节,父母带孩子出去玩耍的时候,野炊郊游体会自然风光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天气的变化,及时给孩子增减衣物,多喝水,当孩子出汗后,不要着急给孩子脱衣服,避免孩子生病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