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装网 - 服装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国内动态 | 国际要闻 | 市场行情 | 品牌资讯 | 服装辅料 | 缝制设备 | 企业新闻 | 营销管理 | 渠道纵横 | 消费市场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消费市场 > 送水、送饭、送衣服……茂北居民们为何如此“照顾”安保丨基层抗疫日记@静安·南京西路
G.biz | 商业搜索

送水、送饭、送衣服……茂北居民们为何如此“照顾”安保丨基层抗疫日记@静安·南京西路

信息来源:china1f.com   时间: 2024-10-25  浏览次数:220

  我是《社区晨报》静安区南京西路街道的责任记者沈冠君。连日来,我跟随居委工作人员穿梭在基层抗疫的第一线,看到了许许多多冲在前、勇担当的党员、社工和志愿者们的身影,也看到了社区居民对他们的工作表露出由衷的肯定和支持。此次报道,我将走进位于茂北居民区的静安别墅,看疫情当下,“大白”和居民们如何守望相助,齐心抗疫。

3月22日 小雨转阴

  温度骤降,冻得人瑟瑟发抖;再加上这两天连绵不绝的春雨,湿漉漉,潮哒哒。倒春寒的寒气,是真的直接钻到骨头里的。

阿姨们的爱——“就像妈妈一样”

  昨天(21日),静安别墅78号底楼的一户人家被判定为“次密接”,市疾控中心随即派车将其转运到定点酒店进行隔离。按照规定,78号楼也将立即开启为期2天的全楼“封控管理”。警戒线拉好,帐篷搭好,2名“大白”就位,“封控管理”就这样开始了。

  郑敏阿姨今年70岁,就住在正对门的66号楼。78号底楼的住户被转运走的时候,她特意去凯司令买了几袋面包,嘱咐邻居一定要带上。“遇上这种事情,心里总归难受的,我买点吃的给他们,饿了可以垫垫饥,吃饱了也有力气战胜困难。”

  到了晚上,雨势渐大,弄堂里的积水裹挟着刺骨的寒气,浸湿行人的鞋袜,从脚底凉到心里。此刻,78号楼门口帐篷里的那盏微光,孤独又坚定地守在风雨里。

  “我看那两个安保真是太辛苦了,夜里这么冷,什么东西都没有,就坐在透风的帐篷里,怕是要冻坏了。”住在86号楼的殷慧英阿姨,听到老公这么说,不由得心疼起这两位小伙子。将心比心的殷阿姨想要力所能及地为他们做点什么,“小伙子们不容易,年纪跟自家孩子差不多,都是来和我们一起抗疫的,不能亏待他们”。

殷阿姨送去的棉袄、棉袜、水壶

  于是,殷阿姨仔仔细细地把可能用到的物品都从家里找了出来:棉袄、棉袜、水壶、面包、苹果……吃的、用的,一应俱全。

  “来来来,快把干净的棉袜换上,棉袄也披上。”殷阿姨冒着雨,把物品送到了78号楼门前的帐篷里。本就被雨水打湿了双脚,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安保,实在太需要这双厚实干爽的棉袜了。

  “这是热水,喝了暖暖身子,矿泉水不要喝,越喝越冷……”

  “面包、苹果在这里,夜里值班,肚子饿了就吃……”

  “……”

  殷阿姨事无巨细地叮嘱着两位安保,直到看见他们都换上了干净的棉袜,才转身离去。

  第2天一早,安保们还没开始吃早餐,66号楼的郑阿姨就已经拿着刚烧好的热水,来到了78号楼门前的帐篷里。“昨天晚上殷阿姨给你们的热水喝完了吧,我来给你们续上。”

郑敏(左二)殷慧英(左三)和安保们合影

  为了做好“封控管理”,一宿没合眼的安保满身疲惫,但好在有阿姨们送来的热水,在这春寒料峭的天气里,让他们从胃里一路暖到心里。

热腾腾的饭菜里是一副坚持20年的热心肠

  近几日,防疫任务艰巨,原本开在静安别墅109号的茂北理发店也不得不暂时歇业。理发店主人陶本堂,是一位远近出了名的“热心肠”。每个月20号,他都会在南京西路街道社区生活服务中心以2元的低价,为30位困难老人理发。而且,一干就是近20年。事实上,连这每月得到的60元理发费用也被陶本堂一分不少地捐了出去。

陶本堂在自家理发店门口

  一个星期前,理发店斜对面的113号楼进行了“封控管理”。警戒线旁,3名安保在露天值守。夜深人静,老旧弄堂的隔音效果不好,值守的3人怕惊扰左邻右舍的睡眠,讲话都轻声细气,不敢有大动静。

  想到这里,陶本堂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他们自己那么辛苦,还要来体谅我们,我也得做点事情对他们表示支持。”于是,陶本堂打开手机,叫了4份外卖。

  不一会儿,4碗热腾腾的焖肉面就到了109号底楼。陶本堂拎着外卖快步走到113号楼门口。“这是我给你们点的宵夜!”安保们连声说着“谢谢”,但谁也不好意思收下。“没事,我自己也叫了一份,大家一起吃。”

陶本堂当晚的外卖订单

  深夜里的一碗面,抚慰了疲惫的值守人员,捂热了彼此的心。面对在疫情期间默默守护我们的他和她,陶本堂说“花点钱,我心安,睡得香”。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服装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