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市区各大医院门诊前来就诊的感冒、咳嗽病人明显增多,其中以老人、小孩为主。近日,市六院中医科主任花佳佳提醒:春季气温变化很大,建议市民朋友春天还是要适当捂一捂,别为了风度不要温度。
花佳佳介绍,对儿童、老人来说,15℃可以视为捂与不捂的临界温度。也就是说,当气温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时,就可以不捂了。而当日夜温差大于8℃时,则是需要春捂的信号。此外,即使天气回暖了(气温升高到10~15℃),他建议也得再捂上7天左右,体弱的孩子和老人还要视情况再多捂几天,这样身体才能适应,减得过快有可能会冻出病来,羽绒服、棉服别急着脱,可以从里面的夹衣慢慢脱起。
诚然,如果捂过了头,同样对健康不利。花佳佳表示,“春捂”并不是衣服穿得越多越好,而是强调要递减,即衣物增减要视天气的变化情况而定。春季气温日差较大,早晚较冷,此时可适当捂一会儿。而晴日的中午时刻,气温一般都在10℃以上,此时可适当减衣服。在增减衣物时,最好先听听天气预报。天气转热后,有些人还穿着很多衣服,甚至捂出了汗,冷风一吹反而容易着凉。
中医认为,春季在饮食上宜食辛甘发散之品,不宜食酸收之味。花佳佳介绍,食辛甘发散之品可顺应肝气之生发,有利于调护阳气,如洋葱、大蒜、葱、姜、韭菜、香菜等,对预防伤寒感冒、春季多发的呼吸道感染、心脏病发作和中风大有益处。
通讯员黄冬雷 记者冯启榕